作者:陈凤仙    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人工智能是引领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核心技术之一。习近平主席强调: “ 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最近,ChatGPT火爆出圈,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一轮广泛关注。ChatGPT 异军突起,不仅给人工智能带来突破性创新, 也将给产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变革。如何认识ChatGPT带来的深刻影响, 如何应对技术创新带来的治理和监管挑战,都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创新

202211月底,OpenAI 发布了ChatGPT人机对话交互模型, 头天即涌入100万用户,此后活跃用户数量节节攀升。截至今年1月底,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ChatGPT是一种专注于对话生成的语言模型, 拥有持续的上下文对话能力, 能够根据用户的文本输入, 产生相应的智能回答,可以同时支持文章写作、诗词生成、代码生成等功能。ChatGPT的特点在于极大地凸显出超强的“思维”能力和“对话”能力,从而可以像人类那样对话和问答。ChatGPT体现出的诸多能力是以往人工智能所没有的, 例如,ChatGPT写成证券分析研报,虽有人工稍许改动,但基本逻辑却很清晰。再如, ChatGPT能轻松通过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BA的期末考试等。ChatGPT表现出来的超强能力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充满期待。

本质上,ChatGPT仍然是深度学习(d e e p l e a r n i n g) 模型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但是又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突出特点,核心在于强大的技术创新让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具备了更高的“ 智商” 、更高的“自由度”、更先进的技术系统。一是引入新的技术路线。ChatGPT不再是传统人工智能类似功能叠加的复合Agen t 模式, 而是使用“ 大语言模型+Prompting”的技术路线, 基础大模型类似大脑, 指令微调则是实现模型的微调优化, 两者结合实现逼近人类的语言智能, 同时也较以往的人工智能更加接近人类的思维模式,让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交流更容易让人接受。二是引入强化学习模式。ChatGPT和以前GPT大模型的核心区别在于:ChatGPT是基于大语言的基础模型框架,通过调用数据及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进行反复训练。也就是说, 经过人类的使用,ChatGPT可以获得使用者对于模型优劣和使用体验的反馈, 从而基于这些反馈进一步优化模型。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强化学习并没有对模型参数产生任何影响, 但又明显提升了任务的效果。三是内容生成方式进入里程碑式的新阶段。以往的人工智能停留在专业生成内容、用户生成内容的阶段,而ChatGPT则进入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时代。这种内容生成方式能在大数据帮助下突破创作内容和创作量上限,创建文本、音频、图像、视频、3D 模型等多种形式,让内容生成变得高效容易、富有个性。

ChatGPT是影响产业变革的“双刃剑”

ChatGPT让人工智能更加“聪明”、更加“主动”、更加“人性化”、更加“有行动力”,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变革,由此也将带来深刻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产业变革, 学术界对此问题多有探讨。梳理一下,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将对实体经济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造。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等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行业领域, 人工智能有望深度参与其中, 并与人类的劳动紧密配合,产生更为智慧、更高质量的服务。人工智能的“行动力”则能够有效克服人类的惰性,让人工智能既能产生新的“ 思想” , 又能扎扎实实地“ 落实”。二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将会产生更为深入的融合。不仅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将有深刻变革,还可以预见,基建、制造、采掘,乃至种植、养殖等一产、二产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将接入人工智能技术, 让产业发展更为高效、更为智能。三是将会创造更多难以预料的“ 未来产业”。ChatGPT全新的内容生成方式,让人工智能具备了远远超过人类的快速获取知识的强大能力,人工智能也将由此进入发展快车道。这很可能会带来人类难以预料的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技术,由此也将衍生出人类目前难以预料的产业形态。四是有望创造更高的经济增长效率。ChatGPT将通过两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一方面,ChatGPT给各行业带来的技术进步将直接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ChatGPT可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改变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五是人工智能将以更快的速度改变社会就业结构。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升级版,很可能会让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扩大化。一方面,对于某些岗位将加剧“ 机器取代人类” 。机器BCG咨询公司和Faethm 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让人类在经济中的作用大幅萎缩,数百万个工作岗位即将消失。另一方面,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的正面影响也很明显。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 也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新业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ChatGPT在有望引发产业变革的同时, 也存在风险隐患, 甚至有些问题还很难预知。一是隐私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算法存在不透明性,导致用户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盗用”。一方面,由于商家收集消费者信息的情况非常普遍, 即使消费者信息被利用, 并且伤害到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也难以知道是哪个商家所为。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地区对商业侵权的惩罚非常困难, 所以即使消费者知道商家侵犯了自身权益,也很难对商家进行惩罚。二是社会伦理问题。ChatGPT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来源非常广泛,ChatGPT 创造出来的“思维”该如何界定产权?在直接服务人类生活的领域,ChatGPT和服务人员之间该如何界定职责分工?伴随人工智能的“主动服务”, 人类很可能变得更加悠闲,也相应更加懒惰,这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人工智能发展中不断研究解决。三是信息偏见问题。ChatGPT的功能提升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大量的语料训练。但是在一些未经训练的领域,ChatGPT很可能会创造出不可理喻的“答案”,表现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我们逐渐信任ChatGPT之后,对于这些忽然冒出的“胡说八道”,我们很难辨别,也很容易被误导。四是数字鸿沟和算法偏见问题。数字鸿沟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由于数字技术水平并不均衡,技术应用程度存在差别,这让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落差进一步加大,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算法偏见则存在于不同人群之间,弱势群体容易被算法忽视,这些人因此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