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
05 汤拥华 华东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但至少现在,这还很难想象,不在于人工智能写得多好,而在于我们暂时还没有这样一种阅读趣味。”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确实对我们的习惯认知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我们暂时很难确定哪一次就会是决定性的。 首先,ChatGPT写诗写小说不是问题,人的生活的各方面早就被人工智能渗透了,提供文学方面的愉悦已经算是比较滞后了。事实上,有大量比较像那么回事的文学作品出现,对文学的生产、消费与研究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文学的核心问题是两个,其一,最好的文学与一般的文学的区分问题;其二,作为类别的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问题。就前一个问题而言,ChatGPT还远未形成真正的挑战。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文学作为人工制品的主观创作意图仍然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要去读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因为要读情节和修辞,也是因为要与真实的人交流。我们可以为钱塘江潮水在沙滩上形成的花纹而惊叹,但不会觉得与任何人产生了共鸣。此处其实不是人工智能能否写出模仿人的情感的文字的问题,而是你会不会经常去读这些文字的问题。也许未来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 “最近我读了一本人工智能写的小说,那里面把中年男人的尴尬写得真生动真深刻啊!比那些作家写得好多了!”但至少现在,这还很难想象,不在于人工智能写得多好,而在于我们暂时还没有这样一种阅读趣味,这样一种情感交流的需要。我相信不久之后网络文学的市场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占掉一块,尤其是大公司的大制作,但是要说这会全面冲击文学阅读这一领域所形成的人类习惯,可能为时尚早。 其次,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这一次ChatGPT的出现的确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为它会直接冲击目前的评价体制。目前日常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其实就是ChatGPT所能炮制的论文,换句话说,老师读到人工智能生产的论文,虽然有可能会觉得某个地方不太对,但他平时读相当一部分学生论文时,可能也不会更对,甚至于他对学生最大的期待,可能就是让学生能够多读点文献,而这正是ChatGPT的强项。比较敷衍的学生和比较马虎的老师,在ChatGPT面前是缺乏抵抗力的。中文的学术论文是一种表述上更为复杂的写作,可能ChatGPT暂时还不能写几千字的长文,但估计很快就能做到,到时候,以论文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制就必须作重大调整,不仅那种老师和学生无需沟通更不用见面的论文指导模式将难乎为继,论文本身在教学评价中的权重也可能迅速降低。我个人对此倒无所谓,但希望有代替性的方案出来。 最后,我自己曾经担心一件事情,也许人工智能最大的挑战不是它可以做人才能做的事情,而是人会慢慢习惯于做人工智能善于做的事情,会慢慢习惯于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感受世界表达情感。微信里跟人聊天的时候会有智能代写跳出来,虽然都是有些尬有些土有些话痨的对白,但是设想大家渐渐习惯了这种对话呢,就像习惯表情包一样?再想想我们日常与他人的交流,真的有多少内容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吗?也许某一天我们累了的时候,会选择用人工智能与朋友聊天,殊不知朋友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人类的情感的精微细腻深刻丰富是人工智能永远达不到的,这话不错,问题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与人交流时所表现出的情感都是粗糙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只有真正困难的、高级的人类交流(优秀的文学艺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才能做到这一点。人工智能是人类科技的高峰,但是它是一个下坡的工具,它让我们更“舒服”,因为一切看上去都是理所当然,顺手拈来,一切都有个答案,或者直接告诉你无解,不用再去费脑筋。我想我们更多人需要关心的问题不是ChatGPT有多大创造性的问题,而是我们人类生活需要追求多大的创造性的问题,会不会在情感的领域,也会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导致大家的文学趣味集体下降?我不知道这个担心有没有道理,我确实看到今天的人们因为绑在智能手机上,出现了不少情感的“返祖现象”。但是转念一想,也许还是不用特别担心,因为人类的情感毕竟如大海般渊深博大,一种创造性遭遇挑战,很快就会有一种新的创造性做出回应,就像对智能手机的依赖虽然让人与人长时间专注的当面交流变得困难,但它当然也开辟了新的交流空间。一旦我们重复性的工作甚至每日朋友圈文案都能被ChatGPT轻松代办,我们也会重新寻找有价值的事情去做。我想我还是保持谨慎的乐观好了。 06 许鑫 华东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ChatGPT已经几乎能回答所有学生的各类知识性问题。” ChatGPT作为大模型应用的代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用户的认识过程和认知结果,我们要看到其释放生产力,辅助人们更好工作和学习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挑战现有秩序及模式的另一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加关心类似ChatGPT应用对于我们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可能的应对?我们要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先生”,而非仅仅是知识传递的“教书匠”,因为ChatGPT已经几乎能回答所有学生的各类知识性问题。 07 教师:何晓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生:明泳帆 “我让Chatgpt提炼以上内容并评价一下,获得如下……” ChatGPT 2023年2月10日 11:27 在交互方式上,相当于AI版DOS,但不再是命令行的,而是可以前后文的以人的语言方式交互的。并且它没有语言的限制,因为不同语言的相同含义都会被编码为相近的向量,因此,学习一门语言的知识,它可以用所有预训练过的语言跟你交流。 在输出方面,它与其它NLP应用不同的是,它的回答是富有条理而逻辑清晰的,很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随着多模态模型的发展,下一个将出现AI版视窗,你可以用图片、语言、声音等任何遵循一定规则编码信息的方式,来与AI大脑交流,并输出你想要的任何形式。更进一步,脑机接口成熟后,人脑与AI脑联机,人脑的感知和思维能力都会大大提升。 在应用前景上,它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将大大提升生产力,也必然改变生产关系,特别是在内容创作领域。人创作的时候,也是基于学习丰富的案例从中提炼与创新,AI可以学习最广博的知识与案例,你心中有任何想法,都可以从中快速获得较为专业的答案,它不怕你问为什么。在教育上,人可能不再需要那么长的教育时间去学习过去的知识,而是花更多时间去现实中实践新的知识,人将有更高的效率,更多的精力,更好的质量去生产更多的价值。最近,AIGC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在个人使用上,要挖掘ChatGPT及类似AI工具的使用方式。把模型输出的代码接到PPT,EXCEL,C4D等软件的脚本中,用自然语言的方式写代码,让它们帮助完善论文语句和插图,整理信息书写报告与文案,把各种工具组合起来使用,将提升更多生产效率。过去,我们讲信息大爆炸,今天我们讲知识碎片化,AI可以将碎片化的大量知识整合起来。明天,我们或许讲创作大爆炸,很难想象,到底会发生什么,但大概就是翻天覆地的。 我让Chatgpt提炼以上内容,并评价一下,获得如下: AI版的DOS技术允许人机交互通过普通语言,并且没有语言的限制,可以输出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富有条理而逻辑清晰的答案。此外,随着多模态模型的发展,下一个将出现AI版视窗,脑机接口成熟后,人脑与AI脑联机,人类的感知和思维能力都会大大提升。AI技术在生产方式上将会提升生产力并改变生产关系,尤其是在内容创作领域;而在教育上,也将大大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我对AI技术有着积极的看法,预计它将带来更多的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整合与修改: Chatgpt像是AI版的DOS系统,允许人机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并且没有中文英文等语种的限制,可以输出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富有条理而逻辑清晰的答案。此外,随着多模态模型的发展,下一个将出现AI版视窗交互系统,可以在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形式间交互,脑机接口成熟后,人脑与AI脑联机,人类的感知和思维能力都会大大提升。AI技术在生产方式上将会提升生产力并改变生产关系,尤其是在内容创作领域;而在教育上,也将大大缩减人类对知识的学习成本和提升对其的应用效率。我对AI技术有着积极的看法,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能把全人类的智慧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发挥集体智慧产生更多的创新,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团结。 这样,我们完成了一次简单的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创作!
|
|手机版|小黑屋|博士驿站:连接全球智慧,共创博士人才生态圈
( 浙ICP备2023018861号-3 )平台提供新鲜、免费、开放、共享的科技前沿资讯、博士人才招聘信息和科技成果交流空间。
平台特别声明:线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自网络或会员发布,均已备注来源;本站资讯仅提供信息和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user ,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GMT+8, 2025-5-10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